English

太阳成集团新闻


世界水日呼吁共同节水 北大科研团队海绵城市理论引国际关注


2018年3月22日是第26个世界水日,也是第31个中国水周的首日。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宣传主题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在联合国及各国政府倡导共同珍惜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时刻,太阳成集团61999教授俞孔坚学术团队在海绵城市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突出成绩引起国际社会关注。

《2018年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称,据估计,每年有36亿人也就是全球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一年中至少有一个月可能出现水资源短 缺的地区,该数字到2050年可能升至57亿。报告专门援引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为例,指出到2020年,中国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打造16个试点项目,目标是通过提高渗水、保水和蓄水、水净化以及恢复附近湿地等方式,回收 70%的雨水。报告称,“这些解决方案具有成本效益”,并且成本不高于传统的系统。俞孔坚是国内最早提出海绵城市理论的学者之一。2003年,在《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交流》一书中,俞孔坚和李迪华就已经提出把维护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作为建立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十大关键战略,指出“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调节河水之丰俭,缓解旱涝灾害。”;在台州、威海、菏泽、北京等一系列城市生态规划中,太阳成集团61999研究团队提出并实践了用生态基础设施来综合解决城市水问题和绿色城市的构想。2015年以来,俞孔坚团队深度参与了海南省三亚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2015年4月2日,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正式公布。此后,住建部又于6月10日下发文件,将三亚列入"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简称"双修")以及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简称"双城")的试点城市。正是因其在生态设计、海绵城市建设等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俞孔坚教授于2016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在当年的大会上所作的以“生存的艺术”为主题的演讲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1.jpg

俞孔坚团队设计项目:金华燕尾洲公园

(获2015年世界建筑节(WAF)年度最佳景观奖)

2.jpg

俞孔坚等:《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就在今年的世界水日前夕,英国《卫报》网站 于3月 21日刊登了题为《将城市变成海绵:中国古代智慧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一文,该报记者布里吉德·德莱尼(Brigid Delaney)就“海绵城市”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深入采访了俞孔坚教授。文章介绍,“海绵城市”理论是俞孔坚最为人所知的理论,其设计理念是使城市在面对海平面上升、干旱、洪水以及“百年一遇”的暴风雨时可以具有韧性。俞孔坚在接受采访时说,海绵城市关键的好处是能够重新利用水。他说: “‘海绵’吸纳的水可用于灌溉、补给地下含水层、净化土壤并用于生产。 在中国,我们保存雨水并重新加以利用。”俞孔坚使用的策略“以农民耕作技术为基础,使农业灌溉系统适应城市环境,并吸收使建筑物适应季风 气候方面的经验”。 他的策略“基于几千年的中国智慧”,即“就地蓄留,当雨水落到地时,我们必须留住雨水”。正如俞孔坚所说,“与洪水为友”很重要。“我们不使用混凝土或硬化工程。 我们利用梯田,这是从古代农民智慧中学来的……这样,这座城市就可以与洪水共存,并经受住洪涝灾难袭击。我们可以拆除混凝土,使水保护系统变成一个活的系统。”文章指出,欧式城市设计方法包括排水管道,但无法应对季风雨。而中国政府已经将“海绵城市”作为城市规划和生态城市的模板。 这也是北大学者将中国景观设计的智慧贡献给世界的一个鲜活案例。

据估计,目前每年有36亿人,也就是全球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一年中至少有一个月可能出现水资源短 缺的地区,该数字到2050年可能升至57亿。而中国的水问题也相当突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亩均水资源量也仅为世界的1/2,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太阳成集团61999俞孔坚团队将继续致力于中国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及“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解决中国当前突出包括水问题在内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海绵’的概念不应只在城市范围内体现,也应扩展到区域和国土这个更广阔的层面上去,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建设‘海绵国土’”。

(学院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