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国家治理》周刊编者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未来需要推进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要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保障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是关键所在,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规划设计的哲学、科学与艺术尤为重要。
近日,太阳成集团61999教授俞孔坚在《学术前沿》撰文,就如何实现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未来生态城市的实现方式进行了详细分析。我们将文章的核心观点进行摘编,全文请关注近期出版的《学术前沿》杂志。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与集中体现。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以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本理念的生态文明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果,是一种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为核心的社会形态之变革,是人类对以往不同文明阶段成果的批判和扬弃。与之相适应,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美好城市及其规划设计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也应运而生。这既是对农业文明中少数城市贵族不事生产、追求异常和扭曲畸形的城市审美观的批判,也是对工业文明过度依赖工业技术、消耗无度和无节制排放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批判,而同时,它又将农业文明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及工业文明的科学观和技术成果进行集成和发扬。
自然与经济的关系已不再局限于将自然仅仅作为可开采和掠夺的资源,自然在为我们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促进经济增收等等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它所能给社会提供的综合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提供洁净的水和空气、调节气候和旱涝、承载生物多样性、提供审美启智等文化服务。自然给人类的精神启迪以及在人的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性也是不可替代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质上便是对高品质的生态系统服务的向往。生态系统服务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纽带,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根本逻辑所在。这一逻辑确立了“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好城市和美丽中国——高品质的生态系统服务——安全和健康的国土生态系统(景观)” 之间的统一关系。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当代城市困境
占世界20%人口的中国的城市化,是世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它是人类史上最磅礴的人口迁移和大地景观的最宏大巨变,时间之急、规模之大、冲突之剧烈、影响之深远,无出其右。近四十多年快速的、有时甚至是失去理智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建设运动,使当代中国城市受困于诸多的城市病,最集中的表现在城市与自然不和谐,从生态文明的视野来看,这些城市病大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01城市与自然的空间格局关系的不和谐,使城市的安全和健康得不到应有的自然服务
过去四十年,中国的城市人口扩大了四倍,城市用地扩大了近8倍,出现大量选址不当的新建城区,使城市发展与自然山水格局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矛盾和冲突。而城市与自然空间格局的不和谐,也使城市的风貌黯然。所以,如何重建城市与自然相适应空间格局,使城市远离自然灾害,并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是当代中国城市建设所面临的第一大挑战。
02自然生命系统的健康受到威胁,导致自然服务品质的下降
大规模的工业化、不明智的土地开发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欠谨慎的资源开发利用等,都导致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割裂和破坏。所以,如何构建和修复生态基础设施,健全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实现“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是我们在新时期所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03城市功能布局及形态和基础设施缺乏环境友好的特征
首先,过去40年内快速发展起来的中国城市,往往继承了工业化时代的现代主义(Modernism)城市规划理念,强调清晰功能分区,造成职住分离、产城分离,也使得交通成本巨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产生大量无效的碳排放和物质消耗。其二,城市建设的摊大饼和蔓延,导致自然资产的浪费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也使居民获得自然服务的成本大大提高。其三,过度依赖工业技术和灰色基础设施进行物质输送、防洪排涝、废物处理等等,导致了城市中的自然系统的瘫痪和生态服务功能的丧失。其四,街道便利市场被大型城市综合体和网络购物所取代,导致城市的宜居性丧失,也缺乏绿色生活方式的基础。
04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健康,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冲击超出其韧性范围
从很大意义上来说,造成城市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的根源在于当代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畸形。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邃之美:美好城市的规划设计
针对上述四大问题,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城市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可通过以下四个途径来实现:
01通过逆向规划途径,以生态优先的规划方法,重建城市与自然和谐的空间格局,保障城市的生态安全
城市建在什么地方以及城市如何布局,属于城市与自然的空间格局关系问题,这是城市能否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城市持续获得自然呵护和自然服务的前提。设计遵循自然,以山定城、以水定城,便是生态文明理念下的城市与自然关系的空间格局观。而要实现这样一种理念,需要有生态优先的规划方法论,需要建立跨尺度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进行全覆盖的城镇体系的规划建设。
02通过设计生态学途径,以自然的生态系统服务为导向,修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健全生态基础设施,修复和重建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使城市中的自然能生产干净的空气、水和食物,调节城市内涝和降解污染,缓解热岛和雾霾,承载多样化的生物,同时能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态休憩和审美启智的机会。
国土生态安全格局是美丽中国建设的空间载体,需要在不同尺度的国土上进行系统的构建,并在不同尺度上保障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国域尺度上的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决定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决定城镇化格局和城市的选址;区域尺度上的生态安全格局,决定城市总体发展布局;城域尺度上的生态安全格局控制城市或城区的布局规划;而项目和场地尺度上的生态安全格局则引导城市的修建性规划和设计。这四个尺度上的城市与自然的空间关系都可以通过现行生态红线划定及《城乡规划法》得到保障。
03道法自然,通过城市设计和城市修补,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及形态,构建环境友好的市政基础设施,减少其对自然生态的系统的损害
城市生态修复的目的是构建一个健全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使它能够为城市提供综合的自然服务,特别是减灾避险、调节旱涝、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解水土和大气的污染、为多样化的生物提供栖息地等方面。同时,也使其能创造精神与美的体验,从而有益于居民的身心再生。在城市生态修复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保护优先,最少干预;自然为友,韧性适应;变灰为绿,去硬还生;仿生修复,自然做功;天无废物,循环闭合;化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而在自然资产和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节约集约用地,功能混合、紧凑型和富有活力的宜人之城,是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另一个关键策略。
04通过倡导循环经济,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干扰,维护碧水蓝天、鱼翔浅底的自然环境
农业文明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是自给自足,节制节律,生活消耗只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生产生活行为是在大自然可承受的范围内展开的。然而,进入工业时代,生产力得到了提高,物质极大丰富,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和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模式加剧了资源环境危机。我们必须对当代城市的生产生活行为进行反思,倡导树立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生活行为,规范我们的行为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循环机制,减轻对生态系统的外部荷载,减少环境干扰。其核心理念体现在“3R”中,即减量(Reduce)、再用(Reuse)和再生(Recycle),同时也体现在生产性城市或景观中(Productive landscape)。
一个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集中体现在自然能为城市及其居民提供高品质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提供安全的栖居地,干净健康的空气、水和食物;承载多样化的生物;调节环境,以及美启智及精神给养。这正是人类福祉之所在。因此,充分享用并维护自然的生态系统服务便是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也正是未来城市美学的核心。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事关人类可持续发展,任务重大而艰巨。而城市,是迄今为止以及可预见的未来之内大部分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家园,也是人类消耗自然资源、排放废物并对环境带来破坏的最集中和最大量的场所。所以,能否营造和管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是实现人与自然是否和谐的关键所在,也是体现一个国家是否对其民族乃至全人类具有责任和担当的核心所在。
来源 | 《学术前沿》杂志数字化优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