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太阳成集团新闻


全球变暖正在摧毁人们赖以适应气候的两大关键——规律性和可预测性。气温波动剧烈,高温热浪将越来越频繁,气象专家称“气温大起大落将成为气候常态”。


我们的城市该怎么办?如何增加气候适应性和城市韧性,在城市规划和治理中更智慧、更有温度。

杭州人工增雨、济南试行集中供冷、南昌户外核酸采样可以不穿防护服……夏季高温促使各地各城都拿出应对之策。

2022年夏天,热浪席卷北半球多个城市。7月15日,英国气象局发布有史以来第一个异常高温红色预警,英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内阁办公厅大臣马尔特豪斯建议伦敦民众非必要不在红色高温预警期间搭乘轨道交通出行,鼓励居家办公。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则宣布,将为该市无家可归者提供帮助,他们可能是在炎热天气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之一。

同处“欧洲烧烤模式”的法国巴黎则在铁铸喷泉上安装了柔和水雾喷嘴,以充满艺术意趣的方式为城市降温。遍布巴黎的Richard Wallace铁铸喷泉已有150年历史,最初是为人们提供免费洁净的饮用水。2024年巴黎夏季奥运会期间,人们会看到更多具有饮用和喷雾双重功能的现代喷泉在奥运场馆周围投入使用。

“如果世界上绝大多数科学家的判断无误,十年之后,我们就会迎来一场重大灾难,整个地球会陷入极端天气状况,洪水、干旱、疾病和致命热浪所掀起的巨大漩涡,规模之大,空前绝后。”早在2006年,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在上映前就有这样一段预告。

自1999年起,地球的夏天日渐炎热,进入21世纪后的每个夏天都被称为“史上最热的夏天”。“夏天总是很热,但现在的夏天,已不是我们年轻时的夏天,也不是你们祖父那个年代的夏天了。”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称“世界正在燃烧”,极端高温是地球给全人类的红色警告。

研究大气与气候的科学家已达成普遍共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达到一定规模,大气的化学性质与气候规律都会因此而改变。城镇化和城市是气候变化的主要缘由,城市排放的温室气体大约占了全球70%。在极端高温天气围困的城市中,密集的人口以及城市建筑夜晚所释放的热量造成的“热夜”现象,使得城市高温之痛难以驱散。

全球变暖正在摧毁我们赖以适应气候的两大关键——规律性和可预测性。气温波动剧烈,高温热浪将越来越频繁,气象专家称“气温大起大落将成为气候常态”。

我们的城市该怎么办?如何增加气候适应性和城市韧性,在城市规划和治理中更智慧、更有温度?《南方人物周刊》采访了太阳成集团61999副经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李迪华。

2EBBB

▲北大太阳成集团61999副经理李迪华

耐受高温不等于认识到高温危害


南方人物周刊:我国夏季多地高温非常常见,因为高温常见,对高温这一极端天气的危害是否反而会认识不足?


李迪华:受气候和空调普及较晚等因素的影响,对比西欧各国,中国人可以说对高温有更加大的耐受程度。这种耐受可能容易导致对高温危害的忽视。


城镇化带来人口高度聚集,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空调普遍使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在相对稳定舒适的室内环境中生活与工作,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减弱的趋势。这是个生活条件改善后需要关注的新问题。


夏季,年轻一代喜欢空调环境和更低的温度。数年前的夏天,和员工一起骑自行车考察,近中午1点抵达一座小镇时,大家已经是饥肠辘辘。同学们仍然坚持要找一个有空调的房间午餐,顶着烈日骑行了半个小时。夏天教室和研究室的空调温度设定,只要是员工聚集的地方,一般会设置在20度左右,很少会是倡议的26度。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当然包括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的影响,导致地球增温、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今天的人生活在比过去夏季温度更高的环境中,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事实。


面对有恶化趋势的高温环境,从高温危害的认识角度,我们对于那些必须暴露在高温环境中的作业人群,以及对高温敏感的人群的关照,是不是足够?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南方人物周刊:7月15日,英国宣布整个国家因为持续高温进入紧急状态。这也意味着相应的疏解措施和劳动保护,比如减少上班时长、合理安排居家办公等等。


李迪华:英国的做法应该是合理的。西欧、北欧、部分中欧国家和北美居民普遍没有高温的生活经验。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类似的情况。2019年夏天应邀到奥地利维也纳一个研究机构访问。计划学术交流的那天,遇到了高温天气预报。按照规定,如果“树荫下超过30摄氏度”(相当于气温35度),办公室房间没有空调的话,就可以居家办公。奥地利城市空调普及率本来就不高,这个机构的办公楼是一栋世界文化遗产建筑,绝大多数办公室和会议室都不能安装空调。早上抵达时,邀请人特别着急,担心不会有人来单位。讲座开始时,会议室基本上坐满了人,邀请人心情才放松下来。


最近关于高温的新闻很多,很多不同职业的人主动或者被动在高温天气进行户外作业。应该呼吁加强相关立法,进一步扩大对高温天气情形下的职业安全防护与保护。现状情形是,每年的高温补助发放都需要劳动部门提醒。更重要的工作是,关注高温天气下所有人的生命安全,加强对敏感人群的保护,尤其重视必须的高温作业的工作条件改善,包括遇到高温天气,在非紧急的情况之下,他们有权利减少工作时长,减少户外工作。


▲2022年7月12日,一名男子拿着电扇走在英国伦敦街头  图/新华社



中国城市雨热同季散热难


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纽约颁布“纽约规划”前曾经做过一个城市碳排放溯源调查,居然75%的碳排放源自城市建筑物,而不是大家想到的交通污染。最近也有专家提醒城市建筑夜晚散热,“热夜”令人无从逃遁。


李迪华:这是一个特别严峻的问题。中国属于大陆季风气候国家,雨热同季是最显著的气候特征之一,具体表现是夏天的高温高湿,空气的热容量非常大。


这个气候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夏季风很弱。夏季风弱,空气流动缓慢,热量扩散因此困难。中国各地,冬天昼夜温差一般在10度左右,甚至更大;夏天一般缩小到10度以下,甚至可以低至5度。想象一下,白天温度35度,晚上还有30度,是什么感觉?居民的感受,除了昼夜温差很小,还有就是即便到了晚上仍然热到无处可逃。


中国城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多盆地型城市。地形因素更进一步加剧了热量,包括阻止热量和污染物的扩散。很多城市每到夏天都处于这种昼夜高温之中,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是气候的产物,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现象。


既然是自然现象,所谓的应对之策能否发挥作用可能会受到各种限制。比如使用空调局部降温的同时会给环境释放更多的热能。让空气流通起来,在特定空间中能够有效增加热舒适性,同样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此外,遮荫是非常有效的降温手段,南部欧洲城市特别喜欢在步行街或人行道上拉活动凉棚,白天张开,夜晚收起,效果很好,额外能量投入相对来说很低。


▲西班牙南部城市塞维利亚夏季街道遮阳  图/受访者提供


散热在中国城市的夏季是个特别大的难题。除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才更是阻碍空气散热的“元凶”。有旅行经验的人,一定知道“热夜”一般只会发生在我国东南和南部热带和亚热地区,以及中部亚热带地区盆地地区,暖温带盆地型城市偶尔会发生。同样的白天高温,到西部地区如甘肃、新疆,只要有遮荫就会感觉舒适,夜晚通常都是舒适凉爽的。前者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后者高温干燥。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空气湿度低、热容量小,日落后热量会快速耗散并且会因此产生空气对流而形成风,即便温度没有降下去,舒适感也会大大改善。


我国南方城市,包括东部地区绝大多数城市,夏天的空气相对湿度经常会非常高,给人的感觉就是“闷热”。一般人体感觉比较舒适的湿度区间为45%-65%,超过65%就会感觉到潮湿,若环境温度再超过30度,感觉就会明显不舒适。


▲2022年7月14日,在上海市普陀区一居民小区,核酸检测人员用冰块降温。当日,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今年第3个高温红色预警信号,最高气温超过40摄氏度  图/新华社


 

通过科学规划和建筑设计给城市降温


南方人物周刊:从城市规划上有什么应对之策?


李迪华所谓的城市规划,在物质空间层面就是做建筑、绿地和道路空间布局。我们在做这样的布局的时候,一定要遵循让自然做功的原则。


比如说,不能够把高层建筑建设在城市的上风方向,这样做会堵住来风;也不能建在城市热交换强烈的关键区域如大型绿地和水体周围,这样做会阻碍空气流通和热扩散,降低这些关键区域的昼夜温度调节作用。我考察过一个山西的城市,开发商在城市所在盆地的东南开口位置修建了密集高楼后,居民明显感觉到夏季风减少,城市变得更加闷热了。


过去的规划中有特别多不合常理的做法,比如说各地都时兴“山景房”、“水景房”。结果就是,山体和水体被一排排鳞次栉比的高楼所包围。在夏季,通常水体和山体的温度相对于城市来说,都是比较低的,所以它们都是城乡之间进行热交换的重要场所。它们周围密集的高层建筑会阻止这样的功能发挥,影响气温的自我调节作用。这样的规划对于风的形成和热的扩散都是不利的。


从规划角度的“应对之策”,原理非常简单,城市规划方案和建设中,一定要小心翼翼保护城乡之间的自然风廊,道路和建筑布局要有利于城乡热交换,促进空气对流。


需要特别提醒一点,中国东南和南部地区,受到热捧的“滨水房”(包括“海景房”)并不一定是城市中最好的人居环境。选择这样的环境,意味着每年夏季都要长时间将自己和家人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这对人的健康是个很大的挑战。


南方人物周刊:建筑设计上是否可以针对城市极端高温频发做一些设计?


李迪华: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一定要向传统建筑智慧学习。今天遇到的高温天气,不是专门针对当代人的。几千年以来,气候虽然有波动,总的趋势来说,高温一直是全国各地人们在夏季要面对的生存挑战。古人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气候适应性建筑的智慧,有几种形式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比如岭南的“深天井”建筑,就是所谓的岭南民居。岭南民居的特点之一是“封闭”,建筑多在二层以上,窗户很小,有一个特别深的天井。这种深天井建筑今天在广州、佛山等地方还大量保存着。无论多么热,走进这种传统建筑里面,立刻就会感觉到凉风习习。感觉热了,往地上洒些水。太阳从窗户照下来一晒,因为水分蒸发,就会有不错的降温和空气流动效果。基本上不怎么用空调,装个风扇,就会感觉特别的舒适。同时,建筑的墙体做得非常厚,隔热效果非常好。


到了安徽、江西、湖南、广西,包括云南在内,多是形式上更加开放的“天井建筑”。到了北方,就是所谓的合院建筑,北京的四合院最为典型。这种形式的建筑多为一层局部二层,围绕天井或者绿地布局。它们的特点都是通过利用建筑空间的合理布局,达到空气流通,有利于保温,同时夏季热交换效果还很好。


骑楼街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具有气候适应性的一个典型。过去不只是广东才有骑楼,我国北方和西南很多传统商业街建筑都有骑楼或类似功能的活动竹木做的凉棚,俗称风雨廊。遮阳挡雨,还帮助聚集人气,是繁华街市的一大特色。骑楼街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逐渐被拆除和弃用,真的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


这些传统民居建筑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首先,建筑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好建筑的通风,尽可能地有利于自然通风。只要空气流动,即使温度高一点,它的热舒适性也会改善。建筑不自然通风,感觉很容易“闷热”,进而影响人的身心。


其次,建筑节能设计非常重要,具体包括保温和遮阳。这些方面,目前做得还远远不够。走在大街上,很少能够看到眼帘中的建筑是专门做了节能设计的,比如采用了外遮阳、深窗和双层“皮肤”等可见节能建筑形式。


再次,更加理想的方式,是将建筑节能和太阳能利用相结合。太阳能热水器在我国很多地方使用很普遍,太阳能发电技术应用已经很成熟,应该是未来重要的方向。


通过建筑设计“给地球降温”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可谓大有所为。


▲2022年7月14日,上海豫园商城启用喷雾装置进行防暑降温  图/新华社



城市绿地和水景观降温作用要统筹考量


南方人物周刊:说到给城市降温,我们很自然想到绿树绿地,这是很直观的城市降温防护方式。如何避免想当然的“绿色生态”调节?


李迪华:确实存在一个问题,在城市环境治理中,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有树、有草、有绿地以及有水就是生态。这些做法,不小心就是“伪生态”甚至“反生态”。有不小“误区”需要破解。


首先,要直面一个问题,提高城市绿地率能不能够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这个问题的答案比较复杂。通常情况下是能的。绿地蒸发和植物的蒸发蒸腾作用,会产生降温效应,绿地或水体周围,热岛效应在局部环境得到缓解是没有问题的。就整个城市而言,城市绿地率无论多高都是有上限的,有限的绿地不可能均衡分布,同时绿地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是有限的。此外,绿地和水体可能会增加周围大气的水蒸气,在高温静风气象条件下,感觉会更加闷热。


关于城市绿地(含水面),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味地强调通过高绿地率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意味着要把更多的真正生态的土地,比如“真生态”的农田、湿地、山林地、草地征用来建设城市,变成需要高昂的建设和养护成本的人工绿地,无异于“反生态”。


第二个问题是,行道树能否“降温”?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行道树能够遮阴,蒸腾和蒸发作用会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夏天阳光暴晒时,行走在行道树下人的舒适感肯定会增加。但行道树可能会阻碍空气流动,通过行道树进入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增加空气的热容量,阻碍热和污染物扩散。行道树能够让人感觉舒适,却未必能给城市“降温”。


第三,水景观能广泛应用于改善城市环境吗?水景观,包括水体、喷泉等的降温效果肯定是最好的,同时它可能有负面效应,前面已经提及。需要特别警惕,几乎所有中国城市都面临缺水,城市水景观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其数量都应该严格限制。此外,城市水景观的水质和安全管理,高昂的建设与使用养护成本,都是需要关注的议题。


城市规划和建设一定不能简单化和绝对化,既要有人文关怀,还要算生态账,也要算经济账。《人民日报》海外版多年前采访我,讲的就是这个观点。一位市长看到后给我电话,兴奋地说,“按照您的主张,市长欢迎,开发商高兴,百姓开心。”综合考量,城市绿地率应该控制在20%-10%之间。只要布局合理,绿地率只要达到10%,城市绿地环境就可以非常好。


南方人物周刊:城市急迫地需要学习应对气候适应性,有针对性地提升城市韧性,由于气候问题不是一个职能部门能够解决的,不少城市已经开始行动,组织气候和健康专家一起协同工作,例如纽约2008年成立了“环境修复办公室”,凤凰城2021年成立了“高温响应和缓解办公室”。我们的城市目前是否还处在应急响应阶段,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应对?


李迪华:201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了 “C40 WORLD MAYORS SUMMIT”,这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城市市长峰会,大会有七十多位全球市长参加,包括巴黎、伦敦、罗马、纽约、洛杉矶等城市的市长。中国城市没有一位正市长出席,我们城市参会代表职位最高是一个副市长,大多是规划局长或者副局长。


我们对待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态度跟世界有差距。中国城市的市长对气候变化的危机意识还不够强。适应气候变化这个事情,还没有进入到市长们的日常工作当中。一些城市拿大把钱刷标语,修景观大道,改建筑立面,在城市建筑、桥梁、行道树、公园和城郊山体装霓虹灯,搞“亮化工程”“美化工程”,却忽视了城市还有更加重要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暴雨、洪涝灾害、极端高温等工作,更不愿意花钱支持气候行动的公众参与。


应对气候变化,推进“双碳”战略和行动的重要性,中央认识到了,国家已经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在基层,气候问题还没有真正受到重视,没有进入基层工作的日常视野。



▲2022年7月13日,法国巴黎,行人在一处喷泉给水瓶灌水  图/视觉中国


南方人物周刊:极端高温背后有哪些生态和安全风险?


李迪华: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在导致包括极端高温在内的各种灾害天气的频发。站在更大的尺度上看,它带来的不只是生态风险,还可能是不可预知的生态灾难。


我们已经看得到很多极其危险的信号,比如冰川退化、海水升温……包括气候的不可预测和极端化。更大的灾难什么时候到来?我们有没有办法让它逆转?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说都还是未知数。


每一个人其实都应该投身到降低气候灾害风险的行动中,包括从切身做起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每一个人都应该做,这些东西不应该仅是国家的任务,而且是每个地球公民的义务。


南方人物周刊:我们普通人具体可以做什么?


李迪华:最直接的就是减少能源的消耗,比如说室内能够不开空调的,尽可能不开。确实必须开空调的时候,那么夏天一定要把温度设定在26度,冬天一定设在18度。既要发挥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调节室内温度的福祉,同时又不去滥用它们。只要你这样去做,你就加入到了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气候灾害发生这样一个全球工作中来了。


减少浪费、空盘行动、绿色出行,这些都属于这个范畴。


只要能够不去额外地增加能源消耗或者资源消耗,这种生活方式都应该优先尝试,都应该优先选择。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徐梅
编辑/朱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