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浅山区发展与保护研究
时间:2010-11-17 14:33:51 来源: 作者:
Research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Qianshan District, Beijing
项目地址:北京市
项目委托:北京市国土资源局
研究面积:4 420km2
项目团队:俞孔坚、李迪华、袁弘、乔青、许立言、杨言生、赵晶等
研究时间:2009年6月~2010年2月
浅山区是山区中较为特殊的部分,北京市浅山区作为城市未来发展空间,已经承受到一定开发压力;而作为城市生态涵养发展带,浅山区保护格局急需在全市总规层面上进一步明确;同时作为山区发展的领头军,浅山区的发展带动作用也应逐步强化。综上所述,浅山区作为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简单的谈浅山区“开发”还是“保护”均已无法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本研究提出北京市浅山区的核心含义是指在未来若干年内最有可能受到城市化过程极剧变化影响的山地和平原生态交错敏感地区。在综合考虑自然地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社会经济等因素,选取海拔(65~300m)、坡度(2~10度)、地貌类型以丘陵、台地、洪积扇为主,人口密度小于400人/km2等因子,在保证村级行政边界完整性的基础上综合判定北京市浅山区的范围。最终确定北京市浅山区总面积为4 420 km2,涉及全市10个区县66乡镇。
本研究综合分析与评价了浅山区内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的特征,明确诊断了该区域未来发展遇到的主要瓶颈,并进一步结合北京市总体发展需求、当地村民和北京市民的发展意愿,明确浅山区的功能定位为生态涵养关键带,山区经济启动带,城市功能拓展带。并通过对北京市浅山区水文、地质灾害、生物多样性保护、文化遗产和乡土景观、游憩和视觉过程的系统分析,运用GIS和空间分析技术,判别出维护上述各种过程安全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景观安全格局),进而综合、叠加各单一过程的安全格局,构建具有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的适宜性评价和农村经济类型区划的研究,将“正规划”与“反规划”内容相结合,提出浅山区总体发展战略是,建立生态基础设施,成立北京西北郊国家公园;发展和提升当地农村经济,建立休闲游憩带;承接和补充部分外泄城市功能,建立北京西北郊生态产业带。浅山区土地利用战略是,稳步推进浅山区生态化土地利用;着力发展浅山区生态产业;有序开展浅山区生态化建设。在政策上,应该加大政府对浅山区生态建设的投入和引导,加大生态补偿力度;深入推进存量建设用地整理和内涵挖潜,探索建立现状建设用地腾退与规划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细化区域产业准入机制。